投资与乘数效应
2021-08-22 11:39:41
  • 0
  • 0
  • 1

人们在研究经济学时经常会碰到一个问题: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是什么?

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有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生理需求是人作为动物的一种生存本能,如吃喝拉撒、繁衍后代等,生理需求更多的体现是对物质的需求,如食物、衣物、住房、家庭等;而心理需求是因为社会分工造成的“社会人”的社会需求,更多的是精神需求,如尊重、自我价值实现等。人的需求源于追求快乐,逃离痛苦,人们为了追求快乐、逃离痛苦就必须要有物质基础,从现代社会来说,物质基础的基础就是权和钱,因为权钱可以交易,这就是个人、组织或国家要解决的二个问题:一是如何使自己的收益最大化;二是如何用有限的收益最大化满足自己的需求,或者说是资源的分配。这二个问题实质是一个问题,因为收益最大化的目的是满足自己最多的需求。个人、组织、国家都想使自己的收益最大化就会产生竞争,要想自己在竞争中获胜就要发展科学技术,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要使科学技术更有效地发挥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就必须加强管理(科学技术不会无缘无故转化成生产力,它必须通过人们的活劳动——组织、实施、管理,才能成为生产力)。科学技术从何而来?投资科研。投资从何而来?创业者。创业者投资从三方面促进了经济发展:一是建造或租赁厂房、购置生产设备、采购原材料,直接帮助了相关企业的产品销售;二是招聘员工,解决了一部分人的就业,这部分人就业后有了收入可以消费,间接促进了经济发展;三是为国家增加了税收(包括土地的租金),税收可以维持国家机器的运转和用于转移支付,可以用于增加国防开支、教育和科研的投入等。这些都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因此企业是现代社会中最重要的一环(组织),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直接推动者。此外,企业生产的产品可以满足顾客的需求,可以减少因短缺经济造成的社会恐慌和暴力争夺的社会动荡。

因此,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就是个人、组织、国家为满足自己更多需求都想自己收益最大化产生的竞争,而发展经济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发展科学技术和提高管理水平,发展经济主要途径就是投资和投资的乘数效应。

根据经济=价值/成本﹒时间,为了竞争的胜利,投资者必须充分了解交换者的需求(顾客认可的价值),了解交换者需求之后还要想办法去满足它,而为了获利更多就得想方设法降低生产成本、节省时间,在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竞争过程中,人类的科学技术就得以发展,管理水平就得以提高,文明就得以发展……

● 乘数效应及误区

乘数效应:经济学中由投资(包括消费,消费是间接投资)引发的连锁反应。凯恩斯投资乘数原理认为:投资的乘数作用表现为,一个部门的新增投资,不仅会使该部门的收入增加,而且会通过连锁反应,引起其他有关部门的收入增加,还会通过连锁反应,引起其他有关部门追加新投资获得新收入,致使国民收入总量的增长若干倍于最初那笔投资。

乘数效应的误区:人们通常认为,无论是消费还是投资都会产生乘数效应,如果这么说,政府、企业和个人每天都在消费、投资,这样产生的乘数效应岂不是无穷无尽?经济发展应该也会如滚雪球般越来越快,但现实中并没有出现明显的乘数效应,非但如此,某些时候甚至出现了负的乘数效应,如日本有失去的“三十年”,欧美有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这些现象都是与乘数效应相悖的,这是为什么?

人们在谈论乘数效应时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即:“简单再生产”。因为无论是消费还是投资都取决于其收入,而收入部分首先必须满足“简单再生产”条件,什么是简单再生产?就是人们首先必须生存,必须要有衣食住行等基本消费,然后才可能进行再生产,如果收入低于投入就使得简单再生产难以为继;对企业而言,由于财务费用(利息)、工商税务费用、工资、设备折旧和管理费用等日常开支,企业必须不断生产并要有盈利(增量价值)才能维持正常运转(简单再生产)。所以,乘数效应是在满足于简单再生产之后而产生的,如某企业投入1000万,只有在该企业除去日常开支和利息后,收回了1000万后才能谈其乘数效应。如A企业投资1000万,收回800万后破产倒闭;假定B企业由于A企业投资的1000万产生了500万收入,但B企业只有这500万收入,而它曾经投入了600万,它仍避免不了破产倒闭,这种形式只会产生负的乘数效应。如某国有1000万人口,每年需求布匹3000万米,现在该国布匹年生产能力为5000万米,假定其每年只有1000万米的出口定单,如果再投资纺织行业相关的纺织机械、设备等,通常只会产生负的投资乘数效应(除非出口纺织机械),投资越多,乘数负效应越大。投资纺织机械固然可以让钢铁行业受益,但这种受益无法补偿纺织机械投资的受损。

中国存在大量的低效或无效的重复建设,如城市道路建设和亮化工程,经常是拆了建、建了拆,这虽然增加了当年的GDP,但不能形成财富的积累。实质上投资乘数效应就是财富的积累——价值的增量!

因此,投资虽然可以使一些企业受惠,但受惠企业能否将受惠传递下去是谁也无法保证的,乘数效应是可以随时终止的(类似核聚变的链式反应中止),连锁反应的本意就是可传导的反应,不能传导的反应不能称之为连锁反应。只要不能产生增量新价值其乘数效应就开始终止。股市中的投资为什么没有产生乘数效应也是同样的道理①:二级市场中,人们投资的是存量标的物(现存股票),没有产生新的增量价值(使用价值不会发生改变),所以没有乘数效应。

-------------------------------------------------------------------

①股市二级市场的投资也是投资,按照凯恩斯投资乘数理论,所有的投资都会产生乘数效应,而股市二级市场中的投资是不可能产生乘数效应的。

根据经济公式:经济=价值/(成本×时间),投资创造的价值应大于投入的资本才能产生正的乘数效应。(注:我们把乘数效应严格限定在一次相关者,例如,A与B直接相关,而B与C相关,A的一次相关者就是B,即A与B产生的收益,而B与C产生的收益相对于A来说属于二次相关者,为不重复计算,我们只能计算A与B产生的收益,B与C产生的收益是B的乘数效应。政府的投入更多的是二次乘数效应——公共产品的社会效应,如高速公路、桥梁、市政设施等,但政府如直接投入制造业等会产生挤出效应——即与民企争夺利益)。政府投资的二次乘数效应理论计算:除去其他因素影响,投资后的国民生产总值大于投资前的国民生产总值。为什么说它是理论计算?因为国民生产总值受很多因素影响,很难清楚的计算出哪些是政府投资的二次效应。我们虽然不能直接计算政府投资乘数效应,但我们有时可以通过直观或常识来大致判断或比较,如政府在一偏僻地区修一高速公路,几年时间都没有多少车辆通过,则我们认为该项目就不是一个好的投资项目。如果政府投资的一高速公路上车水马龙则该项目就是一个好的投资项目(一些项目属于战略目的,可能需要若干年后才能体现出其投资效应,另外就是项目本身可能是亏损的,但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如修新疆、西藏铁路,可能铁路的运营是亏损的,但带动了新疆和西藏经济的发展)。

乘数效应的重新定义:由投资引发的增量价值的生产的连锁反应称之为投资乘数效应。乘数效应产生的必要条件是产出大于投入,应符合经济学原理。在各个生产环节(包括个人和企业),产出小于投入属负乘数效应。破坏环境、有损人类健康、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活动都是负乘数效应。产出等于投入:可维持简单再生产,是零乘数效应;产出大于投入,是正乘数效应。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后,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加大了政府投资,但产生的乘数效应各异就是这个原因。

需求决定价值,投资能否产生乘数效应的前提是能否满足交易者的需求,其次是产出必须大于投入:①要扣除成本(利息、工资、工商费用等);②要能变现(一些设备投资若干年后就被淘汰变得不值钱);③要高于通货膨胀(CPI)。

此外,虽然投资的企业自身产生了投资效应,但行业的其他企业可能因此倒闭(在产能过剩的行业,加快了部分企业的淘汰,如钢铁行业和纺织行业),这类情形也不能称之为乘数效应或者说行业乘数效应的终止。总产出大于总投入才能称之为乘数效应。一个国家的投资乘数效应:

                             消费+净出口-投资

投资乘数效应 = ------------------------------

                                 投资/时间

时间通常以“年”为单位。

阻碍乘数效应的因素:①决策失误,如投资的行业产能过剩;②管理水平不高,没有达到预期效果;③环境因素发生了改变;④过高的利息负担和税务费用等吞噬了企业的利润;⑤非市场竞争引发的租值耗散②。

-----------------------------------------------------

②详见张五常的《经济解释》。

没有乘数正效应的投资就是冗余成本,产能过剩就是无乘数正效应投资造成的(也有可能是没有及时转型——一种产品被新产品替代后没有及时转型,如电脑用的软盘被光盘所取代,而光盘又被U盘所取代)。

投资乘数效应与节点数有关(人数也可看作是一节点),根据需求价值论和乘数效应定义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终端需求决定产业链价值,有需求才能产生投资的乘数效应。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乘数效应三大规律:①相同数量的投资所涉及的受益人数越多,可能产生的乘数效应越大①。根据乘数效应这一规律,则可推理出增加就业有助于发展经济。②相同数量的投资所涉及的环节越多,可能产生的乘数效应越大;据此可推理出产业链的精细化分工有助于经济发展。③相同数量的投资所涉及的周期越短,可能产生的乘数效应越大②(资金周转快)。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取决于投资乘数效应大小。而获得投资效应首先是对顾客需求的把握,有需求才能投资,需求决定价值,发现需求才能创造价值,需求越大,投资的乘数效应可能越大(也有投资失败的,不是所有的投资都能产生正回报)。

----------------------------------------------------------

①从长远来看,教育、科学技术受益人数是最多的(文化和技术都是人类智慧,智慧是可以发展和传承的),因此其投资乘数效应是最大的。但我们要注意的是,教育和科学技术都无法在短期内产生效益,如何兼顾长期和短期效益就考验决策者的智慧。企业要基业长青,要可持续发展也要特别注重研发和培训,华为、格力等为我们树立了好榜样。

②从乘数效应三大规律看:贪官是阻碍经济发展的罪魁祸首,1.他使得原本用于发展经济的资金变成了其个人消费资金。与此同时,由于不公平竞争,会打击其他公平竞争者的积极性;2.由于是非正常收入,而且通常远远高于正常收入,所以他不敢明目张胆地用于消费,其受益人数少,违背了乘数效应第一规律;3.很多贪官怕暴露,他们的钱既不敢消费、又不敢投资,甚至不敢储蓄,所以这部分资金就停止了流通(隐藏),人为减少了社会的货币供应量,违背了乘数效应的第三规律,因此不会产生社会效益。

通过媒体的报道可以得知,一些腐败分子被查的时候,动辄几十套、上百套住房,他们既不销售也不出租,等于人为减少了市场供应,强化了房屋实际供应过剩局面下的反常的稀缺现象!许多炒房客囤积居奇,也是发挥着同样的作用。

终端需求决定产业链价值

产业链越长,分工越细,专业化程度越高。

假定有A、B二条产业链,其中A产业链有6家企业,而B产业链有3家企业,最终产品的售价都为6000元。这里的产业链特指其中节点都对产业链价值有贡献(有增值作用)。

第一阶段:

A链:1000+1000+1000+1000+1000+1000=6000元

B链:2000+2000+2000=6000元

第一阶段,A产业链6家企业收入分别为1000元,B产业链3家企业分别为2000元。第二阶段,A产业链6家企业将收入的1000元分别投入与A类似的产业链,则将产生6个6000元,共36000元;而B产业链3家企业将收入的2000元再投入与B类似的产业链,则将产生3个6000元,共18000元;(A产业链分工精细化程度高于B产业链)

故我们得出结论:产业链越长越有价值,其价值为节点数的乘积关系(N×J);

【思考】节点数的增加会增加交易费用和物流费用,如何解决?上下游兼并,但节点数减少容易产生垄断,会增加管理的难度和费用(企业并不是越大越好,小企业容易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

同理可推出就业率越高经济越发展,但因人们收入有限,所以消费需求有限。普通民众因收入低,在没有解决养老、子女教育、住房、医保等问题前,不敢放心消费。有钱人,除房产、汽车外没有其他更多能吸引其消费的项目,所以日常消费也不高。这就是二极分化对经济发展不利的影响。

除国防产品外(枪支、弹药),大多数产品最终都将与消费联系起来,而消费与收入和社会保障有关。

消费与收入关系。消费优先顺序:食物、衣物、住、行(通信)……

根据乘数效应三大规律,我们可以进行发展经济路径比较:假定低端、中端和高端消费群体每月各有10000元用于消费,产生的效用是不一样的,对拉动国民经济发展效果不一样。

低端消费价值链:对于低端群体(如普通工人、农民),10000元可能是10个人的消费,平均每人1000元/月。其产生的乘数效应高于中、高端的。

中端消费价值链:对于中端群体(如白领、公务员),10000元可能是5个人的消费,平均每人是2000元/月。其产生的乘数效应低于低端,高于高端的。

高端消费价值链:对于高端群体(如企业主、富二代),10000元可能是2个人的消费,平均每人是5000元/月。其产生的乘数效应低于中、低端的。

中低端商品大多数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生产的,其员工也大多是中低收入的人群,因此可以增加就业;而高端商品因售价较高,利润丰厚,他们愿意高薪聘请专业人士。因此,增加就业、增加穷人收入对发展经济效应更大。这与中国古代先贤思想不谋而合,荀子认为国家的富足就表现在裕民中。

上述分析说明,贫富二级分化会阻碍经济发展。乘数效应三大规律可以作为国家制定产业政策和企业投资(并购)决策依据。此外,通过转移支付可以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使得低收入者愿意更多地消费,社会消费量的增加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因此乘数效应是转移支付的理论基础,转移支付不仅是稳定社会、促使分配公平的需要,转移支付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通过基尼系数说明),但必须指出的是,转移支付不是简单的发放救济款,而是应通过转移支付发展落后地区的教育和经济。

同理,增加低收入人口的社会保障(养老、医保、免费教育、廉租房等)可以让低收入人群敢于消费,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现行中国的投资乘数效应已被房地产绑架,房地产投资乘数效应已越来越低,房地产在建设过程中对劳动力、建材(钢铁、水泥、玻璃等)及工程机械、电器有需求,可能会产生乘数效应,房屋建好后就变成了存量标的物,是类金融资产(如股市的二级市场的股票),其自身不会产生新的增量价值(使用价值不会发生改变,但可以转移到其他商品中,如作厂房可以进行商品生产),只会产生泡沫而不会产生乘数效应。不改变这种状况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政府决策者和房地产企业经营者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

军工生产与此类似,不会产生投资乘数的传导。不能产生投资乘数效应传导的经济属非循环经济,房地产、军工生产(军火商除外)都属非循环经济。

投资与乘数效应:与投资直接相关者——正效应、零效应、负效应。

与投资直接相关者产生的效应称之为一次乘数效应,与投资间接相关者产生的效应称之为二次乘数效应。

投资乘数效应是资本积累的源泉和扩大再生产的条件,只有投资乘数效应增加才能保证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加。因此,投资乘数效应不仅代表投资者的利益,同时代表了全社会的利益。

【探讨】:如何理解互联网经济增加值小于实体经济减少值?互联网经济主要是提高了生产效率和降低了交易成本,这与传统经济类似,如纺织机械的发展提高了生产效率,生产效率的提高通常会降低成本,成本下降会促使企业降价销售(垄断行业除外),由于价格下降整个行业总产值会减少,表面看没有乘数效应,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是减少了消费者的生活成本(购买成本),生活成本的降低可增加其他消费或储蓄,这均有助于经济的发展。

投资、消费、出口三者关系

很多人习惯称投资、消费、出口为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其实消费与出口是投资乘数效应,没有投资何来消费与出口?根据需求价值论,需求决定价值,有需求才有价值,投资正确、能满足顾客需求的商品或服务才能产生价值(购买)。投资对了就有消费和出口,投资错了就不存在消费和出口,消费和出口是对投资的支持。比如,我三年前种了十亩地的苹果,今年开始丰收卖了10万元,这10万元是投资收入还是算消费?(消费、投资、出口是指当年的付出,如果只算投资,则一旦投资停止就没有产出,而实际上,一次投资会有很多年的产出,如种苹果树,可能会持续20~30年的产出)

乘数效应一如稻种,收获了再种,种了再收获,不断循环往复就能不断增加产出,如将稻种当作粮食或酿酒的原料,乘数效应就终止了。房地产是一次性投资,资金沉淀,不再进行循环,也不会产生新价值(虽然可以转让),产生的乘数效应有限。

乘数效应就是蛋生鸡,鸡生蛋的关系,你把鸡或蛋吃了,它如何能再循环?

犹太人说:“最好的储蓄是投资”。储蓄是投资的一种:投资理财(储蓄获得的利息是投资收益)。消费是帮助投资,没有消费就没有投资回报,没有投资回报谁会投资?没有投资又何来消费?

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GDP增长速度平均在10%以上,那么我们的投资收益也应在10%以上才算勉强及格。如果算上我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为三年,则企业收益应在33%以上方算及格。什么意思?如一个企业投资了100万元,则每年的纯利润应在33万元以上,因为三年后它已经寿终正寝了。有人说,还有机器设备等可以变卖,是的,但那基本上是不值钱的(现代机械设备更新换代的年限越来越短),通常只能当破铜烂铁废品卖(创过业的都明白)。

根据行业的不同,投资回收期也不同,如信息产业,摩尔定律告诉我们,CPU每18个月速度增长1倍,价格减少一半,则18个月内没有收回的投资就基本收不回了。也就是说,手机、电脑类产品,生产出来后18个月没有卖掉可能就要进废品收购站了。除房地产等少数行业外,大多数行业更新换代时间为3~5年,传统行业时间长一点,新兴产业时间短一点。

根据需求价值论,投资必须有需求才能产生乘数效应,而有需求的投资就必然会有人消费,消费就是投资的回报。打工也可以看作是投资,有收入的都可以看作是投资,收入的一部分要消费以满足简单再生产的需要,另一部分储蓄,用于今后的投资。

有人喜欢将投资与消费割裂开来,其实投资与消费(包括出口)是一个事物的二面。投资是为了满足消费需求,消费是支持投资……,消费本身并不会产生乘数效应,消费和出口是投资的结果,可以衡量投资的乘数效应。如人们购买电脑、手机产生的支出是电脑、手机厂商的收入,是电脑、手机厂商投资的结果。

投资对了才会产生消费,企业持续经营才有持续的就业,员工也就有了稳定的收入,员工有了稳定的收入才能持续消费。同理,投资正确才可能有出口,而进口是出口国投资乘数效应。

投资会对消费、外贸产生直接影响,而消费、外贸又会反过来影响投资,它们互为因果,假定你并不是真的需要很多衣物,但你不断购置衣物就会剌激服装生产厂家生产更多的衣物,厂家决策的依据是他们商品在市场上的表现。

投资能否产生乘数效应不仅与技术有关也与管理、营销有关。管理是帮投资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营销是与顾客沟通,是扩大投资的乘数效应。

根据经济公式,投资人投资之前首先要考虑的就是顾客的需求,然后是如何满足顾客的需求。如何满足?首先是市场调研,这一需求有多大的规模?我们是否有合适的生产技术?需要什么样的生产设备?能达到什么样的生产量?单一产品生产成本是多少?顾客愿意支付什么样的价格购买?……

经济(投资效益)=价值/(成本×时间),价值是总产出,这里的成本是总投资成本,包括固定资本和可变资本,时间为从开始投资到该项投资不再产出为止。

在每年GDP中,消费、出口是往年的投资效应。

我们知道,唯有企业和农业能创造价值,而农业和创办企业都需要投资,因此投资是唯一影响经济发展速度的因素。

结论:直接拉动经济发展的只有投资,消费、出口是投资正确的乘数效应。如何才能提高投资乘数效应?找准顾客需求、创新提高科技水平(提高生产力)、管理降低成本、营销扩大需求……,需求决定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说的投资并不是单一的资金投入,而是包括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消费者需求(消费人群?市场规模?物质需求、精神需求?深层次?浅层次?人类发展趋势?同行、可替代产品或服务……)调研、进入市场时机、生产工艺和技术的选择、生产设备选型、厂房建设或租赁改造、员工招聘和培训、企业战略的选择、市场营销的策划、销售渠道的开发以及经营领导层的考察与招募等。投资或企业经营是一个系统工程,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可能影响投资的成败。投资不当有可能产生产能过剩、债务偿还压力、资产价格泡沫等问题。

需求决定价值,投资最重要的就是对顾客需求的研究,是在对顾客需求深入把握的基础之上确立投资方案,尽管企业投资是为了盈利,但一定要明白,我们的投资是为了与顾客进行价值交换,价值交换——顾客需要的不是产品,而是其问题的解决方案(对其有价值)。虽然都是解决方案,但他要衡量,愿意用最少的付出得到最大的利益(价值交换)。现代社会顾客对品牌越来越重视,因此企业要非常重视品牌建设与管理。虽然有部分顾客现在不太重视品牌(多数为年轻人),但主要是中低端产品(低值易耗品),价格越高的产品对品牌的重视程度越高。

什么是品牌建设?品牌建设包括品牌的价值定义、价值诉求、价值创造、价值主张、价值传播……

品牌就是顾客的认知,因此我们首先弄清消费者的心智特征,价值定义就是顾客的需求和认知,需求是原有的,认知是可以改变的。

价值定义:能满足顾客需求的服务和商品有价值,价值大小由顾客愿意支付的价格决定(交换价值、表面价值),实际价值或内在价值只有顾客自己知道。

顾客盈余=内在价值-交换价值

客户满意度=顾客盈余/交换价值

客户忠诚度=客户满意度×N次

有时为什么客户满意度很差时,客户仍会选用该产品或服务,有二种情形,一种是没有选择(垄断),二是相比其他产品,它更有优势,经济就是比较。

价值诉求:个性化的顾客价值诉求。

什么是个性化的顾客价值诉求? “个性化”的涵义有独创、唯一的意思,简单说就是我(企业)为你(顾客)创造了什么样的独特价值,能给你(顾客)带来什么样的利益,个性化的顾客价值诉求由企业使命决定,是本企业为顾客创造的一种独特的价值(顾客为什么要购买我们产品的原因或者说给顾客购买我们产品的一个理由),是其他同类企业所没有的,是一种为了区别同类产品的个性化的创新定位技术,就是营销领域的标新立异,是企业创新中的一种。

价值创造:为顾客创造价值,首先要了解顾客对价值的认知,也就是顾客的价值观,即:能为顾客解决什么问题、满足顾客什么样的需求?

价值主张:产品的二次定位。

产品的一次定位是根据行业、区域、顾客性别、受教育程度、年龄、收入、偏好等因素进行市场划分,然后选择细分市场,属市场定位。二次定位不是重新定位,重新定位是原来的定位不精准或不适合自己的企业而重新进行定位,而二次定位是在原来的一次定位基础之上为赢得竞争而进行的再定位,竞争定位是在市场定位的基础上为将自己与同行区别开来而进行的二次定位。是为了告诉顾客,我与同行或同类产品的不同之处。一次定位是为了选择市场,二次定位是为了抢占市场。

品牌就是顾客的认知,客户购买的不是产品,是企业提供给他的价值!

好品牌需要专注。因为我国长期处于短缺经济年代,先行者具有很大的先行优势,到处是机会,也就造成了他们好高骛远,无法专注于某一行业做深做精做透,最终成为超一流的企业。

我国一些优秀企业,如海尔、联想等,在本行业没有做深做透就开始多元化扩张,做房地产,做保健品,什么赚钱做什么,严重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典型的缺乏战略眼光和品牌意识。而华为专注于电信行业,专注于电子产品,今天就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类似的还有阿里巴巴、小米等。

价值传播:与顾客的沟通方式,包括口碑相传和广告等。最好的价值传播是产品本身——产品的品质、工业设计、性能、外观、包装等,最好的产品是:顾客拿在手上时爱不释手,用起来得心应手,说起来喜形于色、赞不绝口……

什么是品牌管理?品牌管理是市场营销的组成部分,市场营销都是为了打造品牌,所有市场营销方案都应是围绕品牌建设设计的。

品:品质、品味、品位、品格(内涵)

牌:牌楼、牌坊、牌照、招牌(标识)

品牌就是顾客的认知。品牌三要素:品牌名称、商标、LOGO(标识图案)。

品牌是以品质为基础,顾客对品牌的认知三要素是:品质、价值(相对于其市场定位的溢价)、差异化(识别)。产品的品质是企业经营者品德的物化,产品的品质反映了经营者的品德和企业的价值观;价值是顾客对我们劳动创造的价值认可程度,这需要我们对顾客需求深入了解,对同类产品有溢价就是对我们付出的奖励;差异化是一品牌对他品牌的区别标志,有利于顾客识别。定位的本质就是差异化,定位是站在顾客的角度看品牌,是如何与众不同,定位就是占据顾客的心智。

企业品牌是建立在顾客信任的基础之上,品牌最大作用是减少顾客选择商品的时间和精力,降低交易成本。品牌是顾客对某公司或某商品的评价,品牌是顾客的认知,有很强的心理特征,很多企业失败就是因为滥用品牌扩张。

需求决定价值,品牌建设的价值定义、价值诉求、价值创造、价值主张、价值传播都是围绕“需求”展开和进行的。

下里巴人与阳春白雪:不同层次的人有不同的需求。为什么爱好通俗音乐的更多?因为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人们很难静下心来细细品味高雅艺术,加之大多数人的音乐素养不够,缺乏对高雅音乐的欣赏能力,所以很多体育馆的明星演唱会盛况空前,而一些音乐厅的演奏会相对冷清许多。当然这与票价也有很大关系,体育馆的演唱会门票相对于音乐厅的门票低很多。

体育馆明星演唱会热闹、火爆的另一个原因是,明星与观众的互动,而音乐厅的演奏需要安静,需要用心品味、感受,甚至中途也不需要掌声,音乐厅的演奏与听众互动的方式是共鸣。

投资、消费、储蓄三者关系

投资是为了满足消费需求,消费是支持投资,储蓄是为投资准备资本。

储蓄、消费、投资是一个经济循环系统,储蓄、消费、投资环环相扣,缺一不可。投资前必须要有一定的积累,这个积累的过程就是储蓄。储蓄就是将自己暂时不用的钱提供给现时有资金需求的人。

假设有甲乙丙三人,每人有110万元的现金,每人留下10万元作个人和家庭的日常开支,每人还有100万元可以自由支配,甲将100万元用于创业,乙将100万元用于消费,丙将100万元存入银行储蓄。这三个100万元会经历怎样的旅行?

甲的100万元:租厂房、买设备,采购原材料,招聘员工,创办了一个制衣厂,吸引了其他投资者并向银行作了贷款。

乙的100万元:80万买了一套住房(包括装修和家电),20万元买了一辆小汽车(包括保险和日常的汽油费、维修费等)。

丙的100万元:存入银行,作三年定期存款(银行存款有二大用途:投资贷款和消费贷款)。

通过分析(参见上一节乘数效应论述)可以看出:投资的社会效益最大,其次是储蓄,再次是消费。

有人对投资者获取大量财富耿耿于怀,其实大可不必,从我们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财富如果是100万或1000万,可能就是他自己和家人所用,而更多时,它就属于国家或社会的了,因为他一个家庭用不了,就要储蓄,就要投资,储蓄和投资都会间接造福社会,他和家庭的更多消费对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也有所裨益……

从(总收入=投资+消费+储蓄)可以看出,投资多了,消费就少,但社会财富没有减少。

▲ 要有质量的GDP,如修了一座质量不好的桥,通车后不久就塌陷,造成桥断车毁人亡。也许有人会争辩说:桥虽然断了,但建桥时,建筑工人有工资,钢材厂、水泥厂销售了钢筋、水泥有了销售收入,这些还是为社会作了贡献。持这种看法的人还是受传统“乘数效应”影响产生的误区,认为只要是投资就会产生乘数效应,其实不然。虽说钢材厂、水泥厂销售了钢筋、水泥有了销售收入,但却增加了社会成本,换句话说,这笔投资本可以用于其他方面产生效应(财富的积累)。投资乘数的负效应会增加社会成本,对经济发展是不利的。

【投资与产出】

企业的收益应大于自己的投资,才能可持续发展,企业如此,国家亦如此(国家的收益是各类所有制企业收益的汇总)。

投资的结果:出口+消费

注意:社会财富损耗——公益事业的产出也应大于投入,如修一条公路,购买水泥、钢筋、劳务的付出,生产钢筋水泥的企业投资有了回报,施工企业有了劳务收入。

假定投资100亿,分5年回收(必须高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方为有效投资,因为投资有风险),则5年(出口+消费)的利润应等于或大于100亿(今年的投资不可能立即产生效应),则投资则基本合格。由此可以推出:如果某年出口+消费大于5年前投资则5年前投资是正确的(也可用曲线表示连续性),如果等于则无投资效应,如果低于则为失败的投资。(你投资时购买的物料是他人投资的结果)

投资的有效性与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有关。

一些投资者盈余是以牺牲另一些投资者利益为前提的,如产能过剩以及股票市场。

【一国投资】:一个国家在一段时间内,GDP增加值低于投资增加值,这说明该段时期中的投资有很多没有产生投资乘数效应……

假设某个地区2000年GDP为1000亿,2010年GDP为2000亿;假设2001年投资为300亿,2002年为400亿,……,每年增加100亿,2010年投资为1200亿。

如上所述,GDP虽然每年平均增长10%,但这种增长主要是投资拉动,而且投资乘数效应是负的,这里还未计算物价上涨因素,如CPI为3%则投资乘数更低。

危机产生的原因

投资失败,不能收回所投资金(投资负乘数效应)。投资厂商有相当一部分资金是从银行借贷的,投资失败后就无法归还银行资金,银行产生的坏账过多就无法持续经营,储户就可能挤兑,就容易在社会上产生连锁反应。

此外,由于某企业投资新技术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让原有企业破产,如新的纺织企业采用先进的自动化生产技术,很多老企业就倒闭……

中国现阶段已进入到投资乘数效应的良性循环,中国已有数千家投资公司,也有数万亿的投资基金在寻找投资机会和投资项目。阿里巴巴、腾讯、小米、华为、联想等一大批优秀的企业通过风险投资、兼并、重组形式培养了众多的具有很强竞争力的企业,他们通过自己资金优势、管理经验、人脉资源可以使得一些有潜力的中小企业少走弯路,迅速成长为可以参与国际竞争的创业公司(独角兽、隐性冠军)……

要充分满足需求必然会出现生产过剩,生产过剩就会出现优胜劣汰,被淘汰出局的企业承担了经济发展的成本,这就是市场竞争的残酷性……

所有的商品生产者都想通过改善生产条件和扩大生产规模使自己处于有利的竞争地位,但是,有些人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没有力量添置新的技术装备,无法改进自己的生产条件跟上先行者的步伐,处境越来越困难,最终导致破产(有些是认知所限)。那些生产条件优越、收益丰厚的生产者,则可以逐渐扩大生产,提高市场占有率,越来越富。

分工(管理)、规模经济、科技进步(工具、设备、机械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远远超越了社会平均时间。

-----------------------------------------

我的微信公众号:慧源工场

《经济的本质》张根林著(京东网、当当网有售)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